升阳观

名称

升阳观

拼音

Shēngyáng Guān

类别

所在行政区

历下区

所在街镇

泉城路街道

地址

历下区寿康楼街4号

简介

位于寿康楼街2号、4号。升阳观为全真教庙宇,内祀吕洞宾,为清康熙十八年蒋振邦创建,后又由官绅增建三星楼,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落成。殿由两山墙嵌有石碑,东为《帝君画像碑》,西为《吕祖像赞》。 升阳观位于济南老城区寿康楼街路南,总建筑群占地3750平方米,初建于清代康熙十八年(1679),是为供奉八仙之一吕洞宾而建的庙宇,故又称吕祖庙。相传,庙建成后的一天,住持道士刘道让明明看见一道人进入庙内,但遍寻无踪,却在正殿左墙壁上发现了新题写的这样一首诗:“曾否当年旧酒楼,松亭水色静悠悠;熏风日跻蓬莱岛,筇杖常经此地游。世法须从身上想,机关宜向个中求;离离青草会心处,何事浮生空白头。”诗末署名“木石道人”,信众认为是吕仙人化身留书。清嘉庆八年(1803),墙上之诗日渐漫漶,遂在升阳观东建大殿,将吕洞宾题诗刻于石上,以便传存,并将大殿取名“题壁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题壁堂扩建,由正堂、戏楼、三星楼、大罩棚及附属建筑组成。题壁堂是老城区内一处集正堂、戏楼、大罩棚、道观及附属建筑为一体的道教建筑群,也是济南较早的祠堂之一。内题壁堂还长期作为学堂和戏楼。 原升阳观是一座由正殿及东西厢房组成的四合院,正殿为三开间一殿一卷棚硬山结构,造型稳重而富有变化。“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坏严重。且原先的院落又被各种搭建物挤占得只剩下六七百平方米。据1989年查看,题壁堂在街东端路南,进大门不远即祠堂,青瓦顶、砖木结构,已破败不堪,无提识字迹。升阳观正殿在题壁堂西南侧,已成济南童鞋厂仓库。该殿是有前卷棚的殿房,砖木结构,殿门北向,已破败。东山墙嵌一碑,字迹剥蚀难辨;西山墙嵌一碑,为明天启六年(1626)济南知府樊时英书(据碑文内容,原似趵突泉上之物)。虽然都年久失修,但规模形式基本结构尚保存完好,是济南老城区一组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古建群落。也是山东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戏楼。 1979年,升阳观正殿和题壁堂被双双公布为济南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在社会各界人士支持下,本着修旧如旧、恢复古建筑的原则,升阳观正殿全面整修完毕,并恢复道教活动。2013年10月,题壁堂修缮保护工程启动,2014年9月底完工。现有大门、过道、二门、回廊院、戏楼,恢复旧貌。

本文来源:济南地名电子书
标签:地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