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枣庄市滕州市府前东路 1 号
电话
0632-5615263
基本信息
滕州市汉画像石馆始建于 1996 年,集收藏、保护、陈列于一体,馆藏汉画像石 2000 余块,先后被评为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和一级博物馆,是鲁南地区著名的文物景区。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 9:00-17:00,16:30 停止入场,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凭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入场
精品馆藏
建鼓、乐舞
东汉,平面减地浅浮雕,祠堂盖顶石。画面右端汉军设瞭望楼,楼前二弓弩手,二骑兵追赶胡兵,胡兵尸横于野,二胡骑回头张弓远击,仓皇逃遁。左端一卒向胡将跽报战况,身后起伏的山峦中埋伏着众胡兵。下方步卒列队相峙。
牛耕图
东汉晚期,弧面减地浅浮雕。画面左侧刻一神兽吃草,一人卧于兽背,右侧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前有一牵牛马者,后有一人荷锄、一手执锤;右侧为一神兽。
胡汉交战
东汉晚期,祠堂后壁。纵 94、横 133、厚 16 厘米,弧面减地浅浮雕,画面中央树一建鼓,二小鼓,二人边击边跳,左有抚琴、倒立、掷丸者;左上有七首神兽、猫头鹰;右一树上有羽人饲凤,树旁一人及羽人格斗、猴子、祥禽。四周双边框内填刻斜线纹。
周穆王拜见西王母
撰稿人:赵晓涵
周穆王拜见西王母
曲曲荆水潺潺流,巍巍滕蕃悠悠史。从刀耕火种的北辛文化,到人口众多、经济繁荣的汉代,这里孕育了蕃、薛、合乡、戚、昌虑、橐、湖陵等县,这里就是中国四大汉画像石出土地之一的滕州市。
汉石有语为世惊,书写汉风泱泱情。有记载显示,滕州汉画像石馆馆藏汉画像石 2000 余块,在画像石上,既可以看到描绘我们先人现实生活的农耕、纺织、冶铁等场景,还可以欣赏到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女神形象。为什么西王母会出现在汉画像石中,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呢?
据《山海经 ・ 西山经》记载: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后及无残。传说西王母法力无边,拥有不死之药,为长寿富贵的保护神,所以她的形象大量出现在汉画像石中,是汉代最受人尊敬崇拜的女神。
该画像石在滕州市官桥镇出土,弧面浅浮雕,画面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人物画像和历史故事,下层为周穆王拜见西王母的神话传说。这里所刻画的西王母,既非《山海经》中的神怪形象,也不同于汉魏以后的仙女形象,而是一位和善友好、雍容大度的西方女国君 , 体现了汉代先人们在审美观念上的圆满和完善。
静观这些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神像时,内心肃然起敬,霍然感受到古代西域文化与中土文化的交融,亦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穆天子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周穆王在瑶池举行一个答谢宴会,与西王母二人吟诗诵句,相谈十分投机。临别之际,西王母作歌赠之:“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之间。将子无死,尚能复来。”这不仅表达了西王母对周穆王不惜艰辛千里迢迢来访的感激之情,也流露西域羌人对中土之国的精神归依。周穆王则表示,等到万民达到平均富裕的这一天,他会再来见西王母,并承诺三年内他将重返这片原野。这个故事表达了西域对中土绵绵眷念和中土对塞外的悠悠情愫,用神话的方式描绘了古代中华大家庭的交流与融合。
泱泱汉风,荟萃一石;璀璨遗珍,聚于一室。汉画像石是无声的史诗,可观的史画,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瑰宝,是考察中国绘画发展到绢本、纸本出现之前最重要的遗存。汉代画像石艺术不仅代表了汉代艺术的成就,同时它也是研究汉代历史的百科全书。
滕州汉画像石以发展脉络完整清晰、雕刻技法丰富多样、画像内容包罗万象和祠堂画像石精美绝伦等在中国独树一帜,影响广泛。块块汉画像石上,讲不尽的神话,叙不完故事;一幅幅汉画如流淌的时光,刻写着汉代先人们智慧与勤劳,凝聚着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渴望,见证了滕州悠久的历史文化。
热门文章
山东博物馆
青岛市博物馆
德州市博物馆
济南市章丘区博物馆
孔子博物馆
巨野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