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

名称

锦州市

拼音

Jǐnzhōu Shì

类别

地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辽宁省

所在区县

锦州市

名称含义

辽代,天赞三年(924),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以汉俘在此建州,设临海军节度使镇守。传因此地野生桑麻连片,可以生产锦衣、锦缎、锦绣而称锦州。另有因锦水而得名之说。

名称起源

1937年,由锦县析置锦州市。以古为锦州之地而得名。

名称历史

西汉置徒河县,即今市,属辽西郡。三国魏废。西晋慕容复置。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废。辽始建锦州,属中京道。金改属北京路。元代属大宁路。明洪武初,废锦州。二十四年(1391),于此置广宁中屯卫,后徙置广宁左屯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清康熙三年(1664),改设锦县,属广宁府。四年(1665),徙广宁府治锦县,改名锦州府。1913年,废府为锦县。1914年,属奉天省辽沈道。1929年,属辽宁省。1937年,由锦县析置锦州市(县级)。《明一统志》:锦川“在锦州城西,一曰锦水,州以此名”。《钦定盛京通志》:“按锦川,即小凌河。此河从西北绕城西而南,复折而北,经城之东,又转南流,回旋如锦,故名。”1945年,置辽西专区和锦州市,同属辽宁省。1949年,属辽西省,省直辖。1954年,复属辽宁省,为省辖市(地级)。1956年,置锦州地区。1958年,锦州专区撤销,所辖锦西、兴城、绥中、锦县、北镇、黑山、义县七县划入。1965年,所辖锦西等七县又归锦州专区。1968年,锦州专区撤销复原。1983年,析锦西县葫芦岛镇及附近地区置葫芦岛区,南票镇和沙锅屯公社合并置南票区,2区由锦州市直辖。1985年,锦西县改市。1986年,兴城县改市。1989年,北镇县改北镇满族自治县;锦西市升地级市,兴城市、绥中县、葫芦岛区、南票区划出。1990年6月,北镇县改为北镇满族自治县。1993年,锦县改凌海市。1995年,北镇满族自治县改北宁市。2006年2月,北宁市更名为北镇市。

锦州市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