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体长约14厘米,整体为棕褐色。头顶呈棕色,脸为白色,脸颊具一黑色斑块,略显俏皮。喉部为黑色,胸腹部偏白色,背部为棕色具黑色点斑。

在我国的几大生态环境中,艾鼬占据了草原这一生态位。这些活力四射的小型食肉类,在草原上四处流浪——吃老鼠的肉,住老鼠的家,它们最喜欢的游戏,很像人类的蒙古式摔跤。

成年蒙原羚体长1至1.3m,肩高约75cm,雄性长有弯曲的角,而雌性没有。繁殖季节,雄性蒙原羚的喉咙会肿大,在群体之间,雄性个体会彼此展开争斗来夺取交配权和对族群的统治权。

斑海豹身体呈纺锤形,头圆眼大,唇部生有触觉灵敏的触须,没有外耳廓。四肢特化成鳍脚,趾间有蹼。雄兽略大于雌兽。刚出生的小海豹全身包裹白色的胎毛。

亚洲胡狼的身体为棕黄色至灰黑色,脸部和耳朵细长,尾巴尖端为黑色。体长74-105cm,尾长20-26cm。

欧亚红松鼠又称北松鼠,属于大型松鼠,拥有最“标准”的松鼠长相。最显著特征是耳朵上各有一簇直立的长毛。背侧颜色从红色到黑色都有,依亚种和地区而异。但腹部永远是白色的。

中国最大的刺猬之一,体重可以超过1kg,从上额到臀部都布满了硬刺,遇到危险可以团成刺球状,头顶棘刺或多或少分为两族,在头顶中央形成一狭窄的裸露区域。

紫貂体长35-55cm左右,毛发光滑柔软,身体大部为棕色,头颈部颜色较浅,有的呈现出黄色或灰色。不同紫貂亚种之间毛色也有所不同。紫貂是灵活的猎手,它们善于在岩石和树木上穿梭,依靠敏锐的听觉和嗅觉寻找猎物。

红腹锦鸡雄鸟羽色艳丽,其头顶和枕部为金黄色,下体通红,中央尾羽很长,使得雄鸟的体长将近1米,传说中凤凰的原型之一就是红腹锦鸡。不过其雌鸟羽色为暗淡的黄褐色,体型也小一些。

黑斑侧褶蛙体形肥壮,雄性约5-7厘米,雌性稍大,可达9厘米。体背两侧具粗细均匀的浅黄色背侧褶,背中央具长短不一的皮肤棱。体色多变,以绿色或褐色为主,背上及体侧具黑色斑纹。

和松鼠一般大小的鼯 (wú) 鼠,体长30一37厘米,尾长36一40厘米。身体背侧灰褐色,腹侧黄白色,四足橙色。头部灰色,并且和身体的颜色界限分明,有棕红色的眼圈和粉色的鼻头。

白腹锦鸡雄性个体体长150cm左右,雌性个体体长60cm左右,雌雄差异巨大,雄性白腹锦鸡有着美丽多彩的羽毛,其中白色和深绿色为主打,尾羽极长;雌性则略显暗淡,是棕色为主的低调色彩。

鸳鸯雄鸟羽色丰富,异常华丽。前额至头顶翠绿色,嘴粉红色,繁殖期时,特化的棕色飞羽如船帆般耸立。雌鸟羽色暗淡,整体为灰色,眼周一圈白色,眼后具有一道白色过眼纹。

普通鵟为中型猛禽,头圆而两翼成长圆形,尾较短,张开时呈扇状。翼下“腕”处具一明显黑斑。成鸟主要为棕褐色。亚成鸟胸部具深褐色纵纹。

鼬獾头体长40厘米左右,体重1一1.75千克。面部呈黑褐色,头顶经后颈至背中央有一白色纵带,额头至眼睛周围有明显的白毛。吻端突出似猪鼻。身体瘦长,四肢细短呈污灰色,爪长而尖锐。

家燕的形象深入人心,闪着金属光泽的深蓝色羽毛和叉状尾都是它重要的识别特点。但要注意将它与我国另一种很常见的金腰燕进行区分,金腰燕的腰部有明显的橙色。

牛背鹭是唯一不食鱼而以昆虫为主食的鹭类。牛背鹭繁殖期的羽毛非常容易识别,那时其头颈均为橙黄色。非繁殖期的牛背鹭大部分全身呈白色,很像大家熟知的白鹭,不过其体态较胖,颈部相对短粗。

貉长相酷似浣熊,实则与浣熊没有关系。它的尾巴没有环纹,黑色面罩覆盖了整个脸颊,呈三角形,额头和鼻梁不像浣熊那样呈黑色,而是与吻部一样为白色,四肢则比浣熊粗壮。

普通翠鸟上体以蓝色为主,背部为明亮的翠蓝色,其它地方为灰蓝色并具有翠蓝色斑点。下体主要为红棕色,眼睛前后也有一条红棕色条带。它的喙部长而粗壮,呈黑色。

红隼为中小型猛禽,翼窄而尾长。雄鸟头部呈蓝灰色,脸颊具白色斑块,上体砖红色具黑色斑点,下体米白色具黑色斑点,尾整体呈灰色,尖端呈黑色。雌鸟整体为棕红色。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