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泾河
拼音
Jīng Hé
类别
河流
所在省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名称含义
汉末刘熙《释名?释水》:“水直波曰泾。泾,径也,言如道径也。”
名称起源
因河流形态特征而得名。
名称历史
先秦时期即称泾,《尚书?禹贡》:“弱水既西,泾属渭汭。”也称泾水,《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五十五里,曰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战国《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西汉刘安《淮南子》:“泾出薄落之山。渭出鸟鼠同穴。”西汉司马迁《史记》:“弱水既西,泾属渭汭;周文王猎泾、渭,……而劝之济,济泾而次,秦人毒泾上流,师入多死。”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始皇之初,郑国穿渠,引泾水溉田,沃野千里,民以富饶.”东汉应劭《风俗通?山泽?渠》:“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稷黍。”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秦始皇帝元年》:“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凿泾水自仲山为渠,并北山,东注洛。”清俞正燮《癸巳存稿?诗泾见谓浊申笺义》:“七月启泾口,引泾水灌地,则春、秋、冬皆清。”
热门文章
破塘湾
大砬子沟
祁丰黑水西岔
李二麻子沟
陈合沟
南底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