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窑沟
拼音
Yáo Gōu
类别
峡谷
所在省份
甘肃省
所在城市
张掖市
所在区县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名称含义
因此山沟两侧山腰处有窑洞,故得名。
名称起源
以地形地貌命名。
名称历史
据说,明洪武年间高台县即在此有民间自发组织的小型煤炭开采活动,并兼营陶瓷和耐火砖生产。共和国成立初设立窑沟村,隶属高台县柔远区,1953年设窑沟乡。1954年由甘肃省人委批准划归肃南县。1958年撤销乡建制,成立“地方国营肃南县煤炭焦炭混合厂”。1959年肃南县大搬家时,又将窑沟移交高台县。1980年后,主产业没落,工人下岗回城,部分工人转产养殖牲畜。由于草场问题,与肃南县大河乡大滩、光华两村牧民频繁发生边界纠纷(共29次),曾发生过流血事件。1985年,张掖地区行署批准将窑沟148户、630人转为城镇户口,后来遵照地委1988年5月3日《纪要》精神,从多方面对窑沟群众予以妥善安置。2004年10月10日,在市政法委的主持下召开了解决窑沟问题的座谈会,经协商两县达成如下协议:⑴高台县负责将居住在窑沟办事处以放牧为主的12户44名群众整体搬迁出窑沟,进行妥善安置。⑵安置窑沟群众的费用由市上协调解决10万元,肃南县解决15万元,不足部分由高台县自行解决。⑶本协议签定后一个月内肃南县到位资金10万元,年底到位5万元,市上协调解决的10万元资金最迟于2005年6月底以前全部到位。⑷高台县政府负责最迟在2005年6月30日前将窑沟办事处群众全部搬出,原甘肃省人民委员会〔1957〕第044号批复划定的窑沟办事处所在地一平方千米土地的管理使用和原行署〔1980〕32号文件规定的协商放牧地点盘达坂和大河峡红沟脑由肃南县管理使用。自此,圆满解决了高台窑沟与肃南大河乡行政与草原纠纷问题。
热门文章
库别依特
哈拉恰特
梅冈河
二龙相会
黄瑶水
亚喀萨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