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塘面积大,集雨广,为了防洪减灾,把雨水引到东江井,村民筑坎,即把鱼塘雨水关上,让它排到东江井,故取名关口塘,也把此塘周边的田垌统称关口塘。

此地原有鱼塘,久旱变成耕地,故取名旱鱼塘。

相传以前生长有一片菊花,故取名菊花埚。

因蒙君坟安葬在此岭附近故称蒙君坟岭。

因在大石山的尾部成一片地,得名山尾。

相传自有小岭村后,百年贵寿的老人都抬到此岭安葬,故取名大坟岭。

相传解放前有一座佛庙建于该地,故取名佛子垌。

相传此地原有一个地下水出口(汶井),故取名大汶塘。

因位于高山岭脚下的鱼塘,故把鱼塘周边的田垌统称为高山塘。

因地势比附近的田垌都高,故取名高田垌。

因地形状像牛尾,故取名牛尾岭。

以石其豆命名的地片,故名。

因四个岭头排成一起,故称四排山。

相传村民习惯在该岭望本村的禾苗,故名望禾岭。

以大园命名的地片,故名。

因地势较低,集雨面积千亩,积水难排为患,故称深水垌。

以塘圳命名的地片。

相传此地为古城旧村落,立有门子,又称门子堂。解放初,尚留有砖石瓦片。后人因方言谐音,顺口称为蚊子圹,故得名。

1298 1299 1300 1301 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