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建于南流江干流转弯处,湾中多是卵石,故名石湾。在此从事交易活动,故名。石湾圩又名永康圩、白花塘圩。

由于是人群居住集中点,买卖方便形成小圩,南面有刘胜桥,北面有罗城江通过,故称“桥头圩”。圩是进行商品交易的地方。

因该圩集地处合湛公路和石康至南康公路的交汇处十字路口,故名十字圩集。

人们建屋在一个有沙的山岗上,取名沙岗圩。

该圩原是一山岭,岭上长满茂密的山林,只有一条小路可通行,是来往行人必经之路口,人们在此定居多了,形成了圩镇。故称山口圩。

此地片较大、平,中间有一车路通过,故名大车平。

因经水东河流渡口,故名。

因垌边有个小山叫佛子岭,故名为佛子垌。

此块地片一直由一个叫黄田的人经营,故名黄四田。

该地名源于崩坑村,此地与老温村委地段处相交形成一个囊,每逢春天常有鹰婆鸟汇聚,故名鹰婆囊。

因此地片是一处较低洼的田,故名低寮田,图上名称为矮寮田。

因是当地村民进行市场贸易的场所,故名曲樟圩集。

因集镇以海产品为主,农副产品为副,每日都有集镇贸易,驻地在此,故名。

明末时圩址在南流江东侧,最初为一条很长的街道,号称常和乐街,常是指圩街长,乐是指市场繁荣,商客交易乐意,后简称常乐圩。

因该田垌街四方井村的面前,故称面前垌。

此地形呈圆形似乌龟状。所以当地人们把此地片起名叫“乌龟潭”。

此地四面环山,中间农田,以前有一信鸽飞进来迷失方向,故名冲掘垌。

由于以前居住的地方一直通至209国道(约2.5千米)村路,属于泥路,比较破烂,出入难走,外地人经过这里都叫做烂泥田,因此大家称为烂泥田。

959 960 961 962 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