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陂镇

名称

高陂镇

拼音

Gāobēi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福建省

所在城市

龙岩市

所在区县

永定区

名称含义

当地居民为了传承王见川进士的孝顺之心及积德行善等传统美德,就以王见川所建的“高陂桥”中的高陂两个字作为当地地名,带有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意思,此地名代代相传,沿用至今。

名称起源

在高陂与坎市交界处的永定河上有座石砌大拱桥,是清乾隆二十年建。相传未建桥前,由于水深流急,岸高路险,悬崖峭壁,邑人王见川之母曾在此过渡遇险,为求保平安曾立愿筑桥,后王见川进士及第,遵母名,集资在此修建,命名为“高陂桥”,开题一联:“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高陂即因桥而得名。

名称历史

南唐保大十二年(954),秇梓堡(今高陂北山)为上杭场治所。宋淳化五年(994),上杭场升为上杭县,高陂便成为上杭最早的县城。治所仍在秇梓堡。宋至道二年(996),治所迁往鳖沙。期间,高陂先后归上杭场和上杭县管辖,属太平里。建县时高陂划归永定县辖。永定建县后至民国初期,高陂属太平里。1928年永定县苏维埃政府时期,称为高陂区(第十一区)。1935年设第九区,称天阄。后隶属第四区。1942年称仁义乡,和平乡、后称高陂乡。1949年—1955年设第六区人民政府,曾并入坎市去。1958年8月高陂单独设乡,公社化时曾设高陂公社、虎岗公社、灌洋公社,1971年又合并为高陂公社。1984年复称高陂乡。1987年7月,虎岗划出设乡。1992年撤乡建镇,辖和兴、富岭、平在、睦邻、西陂、上洋、北山、许佳、增坑、黄田10个村委会。1994年,经县政府批准,高陂镇增坑村划设曲峰村委会。1996年,经县政府批准,高陂镇增设先富街居委会。1999年,增设先富街居委会和曲峰村委会。2000年4月,增设富园居委会,管理迁移至高陂马尾背的原洪山乡移民。至此,全镇设2个居委会和11个村委会。

高陂镇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