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隆厚、翠英2村并为隆翠乡,各取一字得名。

“弄社”,壮语音译,“弄”指山间平地,俗称“峒场”“弄场”;“社”指社庙。

“上第”,“第”同“地”,指地势高。

“九”为九渡乡各村名词头,“天”此处指高。因该村地势较高而得名。

民国为伍栋村、树仁村,后将树仁村一部分划归伍栋村管辖,各取一字命名为伍仁村。

1952年与树仁村并为中仁乡,“中第村”“树仁村”各取一字。

“岜”指山,“旺”指黄皮果。

“百加”原为“百家”,“百”指数量一百,“加”谐音“家”,指户。

“加”是村名词头,指村屯;“红”指红色。

律指崇律村。达指崇达村。

“弄”指山间平地,俗称“峒场”“弄场”;“长”指长方形。

“弄”指山间平地,俗称“峒场”,“弄场”;“岩”指争吵。

地名来源于传说。传说古时候有位名叫文华的姑娘先到此地,故名。

九渡街因境内曾有九个渡口而得名。

“九”即“头”,“如”义同“鱼”。因刁江流经九如村南面,水好鱼多,过去村民常以鱼待客,故名。

九福,“九”为九渡乡各村名词头,“福”义同“富”。古时该村有很多富人,故名

九光,“九”为九渡乡各村名词头,“光”壮语 gvangq,指宽。该村地形较宽,故名。

“九”为九渡乡各村名词头,“经”指经文。传该村曾有一座很灵验的寺庙,每逢初一、十五有很多人到庙里烧香念经,故名。

117 118 119 12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