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指上方,“远”指距离远。因该村位于乡公所上方,距离乡公所比较远而得名。

“西”即方位,指该屯的西面;“隆”同“龙”。因该屯建在一个山谷里,有一座山从英胆屯向西延伸过来,形状像一条龙,故名西隆(龙)。

坝牙:壮语音译,“坝”指土坡,“牙”指茅草。

板买:壮语音译,“板”指村,“买”指地界的标记。传清朝时,因土地纠纷,官府曾在此划分地界,此村恰建于该地界旁,故名。

板庆,壮语 Mbanjinq,“板mbanj”指村,“庆 inq”是草名。此地曾长有很多一种叫“庆”的草,故名。

加荷:壮语意译,“加”为村名词头,“荷”即“凹”字的谐音,指凹地。该村四周都是高山中像个鸡窝凹陷下去而得名。

鸡峒:壮语意译,“鸡”是一种家禽,“峒”同“弄”是壮语的谐音,指山间平地。

“丁”同“顶”,指当时人们的互相顶撞;“峒”同“弄”是壮语的谐音,指山间平地。

“花”指花草丛生,“周”即周围。因建村时此地花草丛生而得名。

“建”指建立,“高”指地势高。因该村地势较高,建于山坡上而得名。

“建良”同“欠粮”,据说国民党统治时期,该地人们交不起粮税,被取名为“欠粮”村,因此名不雅,后人改成“建良”。

可力:壮语意译,“可”即壮语“棵”的谐音,“力”指梨树。因建村时该屯有一棵大梨树而得名。

龙防:壮语意译,“龙”同“弄”指山间平地,“防”指水塘之意。因村边有一个大水塘,其水常年不干枯而得名。

龙马:“龙”是弄场,“马”同汉意。“崇山”崇是高山的意思,“山”是同汉意。因此村到处是崇山峻岭,故名“崇山”。

百黄:“百”壮语译音为“口”,“黄”弄黄的简称,

大崇:壮语音译,“大”指范围广,“崇”指高山。该村的地形都是崇山峻岭,范围宽广,故名。

葛家村:葛,是姓氏。家,同汉意。由于这个峒场大部分住着姓“葛”的人家,称为葛家村。

六山,壮语音译,“六 ”指绿色,“山 ”同汉义。

115 116 117 118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