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山桥边的田,故名。

“龙王地”是壮语Reihlungzvuengz的对译,reih即“地”,lungzvuengz即“龙王”,指龙王山,该地位于龙王山下,故名。

陆,壮语“山谷lueg"的近音,零,指零散。此地以前是较小的旱地,1960年改为水田,故名。

“狮子山”是指山体的名称,因盛产矿产,故得名。

“林场地”是壮语Reihlinzciengz 的对译,reih即“地”,指畲地,linzciengz即“林场”,该地有个林场,故名。该地在70年代以前的大队(现称村委),曾经办过林场,故名。

此地原来是树林,故名。

以前村民俗称村头为岭顶,故名。

“六古丁岭”是壮语Ndoiluegguliu的对译,ndoi即“岭”,山岭之意,lueg即“六”,山谷之意,gu即“古”,棵之意,“goliu”指一种芦苇名(可砍来做火把),该地附近山谷长有一种可做火把的芦苇,故名。

“六勒岭”是壮语Ndoilueglaeg的对译,ndoi即“岭”,山岭之意,lueg即“六”,山谷之意,laeg即“勒”,是“深”之意,该山山谷很幽深,故名。

“六潭岭”是壮语Ndoiluegdaenh的对译,ndoi即“岭”,山岭之意,lueg即“六”,山谷之意,daenh即“潭”,水潭之意,该山位于一座山旁,该山山谷有个水潭,故名。

“龙二岭”是壮语Ndoi'ngeihlungz的对译,Ndoi即“岭”,山岭之意,ngeih即“二”,lungz即“龙”,此地有两个山形似龙,故名。

那片地在大洞边,有一块石头像老虎嘴巴,故名。

因此岭南北走向,两边山峰较高,形成自然风口,冬天风较大,人畜经过感到寒冷,故名。

在利村前的田垌,故名。

“粮所岭”是壮语Ndoiliengzsoj的对译,ndoi即“岭”,山岭之意,liengzsoj即“粮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粮所在此地承包耕地,故名。

因此地以前种有很多树,故名。

“旧村田”是壮语Nazmbanjgaeuq的对译,Naz即“田”,水田的意思,mbanj即“村”,gaeuq即“旧”。在旧村边的田,故名 。

“拉平田”是壮语Lajnazbingz的对译,laj即“拉”,下面之意,naz即“田”,水田之意,bingz即“平”,平坦之意,该地片田地比较平坦,故名。

244 245 246 247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