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社山垌”是壮语“Doenghbyasix”的对译。“垌doengh”指田垌,“巴社byasix”指巴社山。因该地片位于巴社山下,故名。

“那塘”是壮语“Doenghnazdaemz”的对译。“doengh”指田垌,“那naz”指水田,“塘daemz”指池塘。

“六燕片”是壮语“Binqlueg'enq”的对译。“片binq”指地片,“六燕Lueg'enq”指六燕山。因该地片靠近六燕山,故名。

“石灰窑片”是壮语“Yiuzviz”的对译。“yiuz”指窑。“viz”指石灰。因该地片以前建有石灰窑,故名。

“木里”指木子李。相传行礼的人家先到此处定居,故名。

“福”指祝福,“党”指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土地革命,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村民为了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激之情,故称该地片为“福党”,寓意对党的祝福。

“那沙”是壮语“Doenghnazsa”的对译。“doengh”指田垌,“那naz”指水田,“沙sa”指沙子。因该地片都是沙质土壤,故名。

“长地”是壮语“Reihraez”的对译。“长reaz”指长,“地reih”指畲地。因该地片较长,故名。

“福”指福气,“昌”指昌盛。因村民希望该地片能带给大家幸福,村屯昌盛,故名。

“巴独”是壮语“Byadvoek”的对译。“巴独Byadvoek”指巴独山。因该地片靠近巴独山,故名。

此地壮语是Doenghnajmbanj。doengh指田垌,naj指前面,“村mbanj”指村。因该地片位于村前,靠近村道,故名。汉语意译为“村道”。

“王沙”指黄沙。因该地片为沙质土壤,故称为“黄沙”,后因“黄”与“王”同音,改为“王沙”。

“千金垌”是壮语“Doenghmbanjvaen”的对译。“垌doengh”指田垌,“千金Mbanjvaen”指千金村。因该地片位于千金村,故名。

“上墙村”是壮语“Mbanjgwnzciengz”的对译。“mbanj”指村,“上gwnz”指上面,“墙ciengz”指墙。因七十年代大团村有一户居民搬迁到此地居住,烧瓦制砖,提供建房所需的材料故名。

“那荒”是壮语“Nazfwz”的对译。“那naz”指水田,“荒fwz”指荒。因该地片多为水田,随着农业生产地区的转移,此地片就无人耕种,变成了荒地,后来村民又重新来耕种,故名。

“古排”是壮语“Go'baih”的对译。“古排Go'baih”指古排山。因该地片靠近古排山,故名。

“甘昂片”是壮语“Gamjhangq”的对译。“甘昂Gamjhangq”指甘昂山。因该地片位于甘昂山脚下,故名。

“怀台”是壮语“Vaidaiz”的对译。“怀vai”指水坝,“台daiz”指抬高。因该地片有一条河经过,河坝用石砖砌成,抬高了水位,故名。

305 306 307 308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