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京大垌”是壮语Nazdaemzging的对译,Naz 水田之意,对译为“垌”,daemz即“屯",池塘的意思,ging即“京",中间,中央的意思。因田间有一口大鱼塘,传说有仙人在此洗脸,洗脸水流经此地片形成一大片水田,远看宛如一面镜子。故该鱼塘称为屯京,此片水田称为屯京大垌。

“泥鳅岭”是壮语Ndoibyanouq的对译,Ndoi即“岭”,山岭之意,byanouq即“泥鳅。因此地有一池塘状似泥鳅,得名泥鳅塘,故称此地泥鳅岭。

“公举”是壮语Gongqgwj的对译,Gongq即“公”,gwj即“举”。含义不明。

“天龙地”是壮语Dinlungz的对译,Din即“天”, “脚”的意思,lungz即“龙”。Dinlungz龙的脚,故名。传说有一条活龙卧在此地而得名。

“古零地”是壮语Golingz的对译,Go即“古”,是处所的词头,lingz即“零”,拥抱的意思。因此地片位于古零山脚下而得名。

“石狗垌”是壮语Doenghsiggaeu的对译,Doengh即“垌”,很大一片水田的意思,siggaeu即“石狗”。因此片田垌中间有座石狗石像而得名。

“那八”是壮语Nazlak的对译,Naz即“那”,水田之意,bet 即“八”。“那”壮语指水田,此地开耕之初,第八生产队的水田较多,故名。

“那上”是壮语Nazsang的对译,Naz即“那”,水田之意,sang 即“上”。“上”指北边,“那”壮语指水田,因水田位于村子的北面,故名。

“那好”是壮语Nazhauq的对译,Naz即“那”,水田之意,hauq即“好”,指的是地不好,贫瘠的意思。“那”壮语指“水田”,“好”是壮语hau的近音,指贫瘠,因水田泥土贫瘠得名。

“那弓”是壮语Nazgungj的对译,Naz即“那”,水田之意,gungj 即“弓”,弯曲之意。因田片较弯曲,形成一个“弓”字,故称 。

“那梯垌”是壮语Nazdoenghlae 的对译,Naz即“那”,水田之意,doengh即“垌”,一大片田地的意思,lae 即“梯”,梯田之意。“那”意为田,因此地水田按高低堆叠,形成梯田,故称那梯垌。

“那禄”是壮语Nazlueg的对译,Naz即“那”,水田之意,lueg即“禄”,山谷之意。因这村处于山谷之间而得名。

“四方垌”是壮语Nazseiqfueng 的对译,Naz即“垌”,水田之意,seiqfueng 即“四方。因每家每户分到的田都是形状呈四方状,故名四方垌。

“九汀”是壮语Giujdingz的对译,Giuj即“九”,dingz即“汀”,凹坑之意。因地片被流水侵蚀形成九个凹坑,故称九汀。

“从学”是壮语Congzhag的对译,Congz即“从”,指的是经过,hag即“学”,上学之意。因以前人们去上学要从此地经过,故称从学。

“草塘”是壮语Daemzfwz的对译,Daemz即“塘”,fwz即“草”,荒草丛生之意。因池塘干涸后长满杂草,故名草塘。

“水坝田”是壮语Nazgwnzvai的对译,Naz即“田”,水田之意,gwnz即“上”,上方的意思,vai即“坝”。因水田上方建有一座水坝而得名。

“那螺”是壮语Nazlaeg的对译,Naz即“田”,水田之意,laeg即“螺”,深的意思。水田淤泥多很深,容易沉陷的意思,故名。

256 257 258 259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