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官庄街道三角湾村东山崖下。山峰峭壁似刀削,山谷谷底清泉自岩缝涌出,水量甚丰,汇流成溪,注入宝珠山水库。相传唐代李世民东征至泉畔,其妻泉边生下太子,故赐名太子崖泉。今山崖上有一排仍保存完好的凿石孔,传说是生太子时为扎帐篷而凿。

位于垛庄镇南垛庄村沿河大街中段,镇政府南侧。泉水常年喷涌,高出泉池尺余,白浪翻滚腾跃,为垛庄旧“八大景”之一。水质清澈甘甜,水温常年保持在16℃左右。据说此泉水具有明目、清肺、去疾之特效,可延年益寿,且外出远行带一壶泉水可免水土不服,“太平泉”由此得名。泉池石砌,圆井形,井口直径0.8米。 2006年重修太平泉池,上设护罩,并在泉上建一小亭,名“太平亭”。泉南架跨河小桥,取名“太平桥”。同时,在太平泉下游修建数道拦水坝,形成几个碧波荡漾的小湖。泉附近还有几处泉眼,众泉齐涌,汇成一条清澈的小溪,蜿

位于太平胡同5号院旁。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常年不竭,水质优。泉池为石砌长方形,井口长0.56米,宽0.48米。

位于大明湖路西端路南,济南第七职业中专院内。清道光《济南府志》载:“太极泉,在太平寺北……形圆,水清,流入明湖”。泉水出露形态为涌状,常年不竭,水质优良。原泉池呈井形,曾是20世纪60年代水文地质部门的测试点,20世纪70年代停用。1997年3月,附近泉眼在建筑施工中被填埋。此泉喷涌溢流,遂建长宽各1.2米的方形泉池,水顺管道流入大明湖。今泉池呈长方形,水泥修筑,长1.3米,宽0.9米。

原在大明湖南门以东司家码头,大明湖扩建后圈入大明湖路35号司家大院内。2009年大明湖风景区扩建时保留为景区院落泉点。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常年不竭,积水成井,是附近居民生活用水。泉池呈圆井形,石砌,直径0.43米,深1.6米。

位于章丘区官庄街道马闹坡村东。类型为冷泉。泉池圆井形,石砌。泉水常年不竭,为农耕水源。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

四清泉位于历城区廒而村。1966年修筑石砌方池,长宽各6米。有碑文记载,泉水始于隋朝:“左折右入旋螺,然而眸间,有殿脊突,林木蔚然,水声淙淙,拾级而上则精舍在焉。”现泉池东南侧已修建成明真观。

位于章丘区胡山森林公园第四峪口。类型为冷泉、渗流泉。附近有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停靠点。

位于芙蓉街73号苏姓居民院内,故名。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常年有水,积水成井,是附近居民生活用水。泉池呈井形,水泥修筑,直径0.7米。池岸东房屋墙壁上嵌1995年启功所书“苏家井”泉名刻石。

位于舜井街中段西侧,别名舜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收录,以舜掘井出泉的传说而得名,2004年被公示为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之一。据元至元五年(1339)《齐乘》引金《名泉碑》载:“舜泉:舜祠下。”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历城县志·山水考》载:“舜泉在舜祠东,一名舜井,双井并列,世名源源……”舜井的事迹,见于《孟子》等古籍。舜泉在历代正史中都有记载,泛称其在历山之下,唐代才明确记载泉在此处。宋代习称为舜泉,由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特作《舜泉诗》,并由苏轼书写立碑,成为著名的景

位于芙蓉街95号。原为无名泉,2007年命名为“水芸泉”。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常年有水,积水成井。池呈井形,井口石砌,井壁砖砌,直径0.4米,深1.36米。

位于芙蓉街5号。原为无名泉,2007年命名为“水芝泉”。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常年不竭,积水成井。泉池呈井形,石砌,直径0.25米。

位于钢城区汶源街道柿子峪村东北,历山西麓。类型冷泉。最高水位5米,最低水位2米。最大输出量3立方米,日出水量5立方米。涌水高度2米,水质pH值7.2-7.6,水质甘甜。丰水期水深5米,年均水温17摄氏度。

水石屋泉在历城区仲宫街道邱家村东南2千米青龙山腰处。泉源于俗称“水石屋”的天然岩棚下得名。石棚为一天然溶洞,外口宽25米,高20米,深32米,泉眼处有小洞宽2米,高1.5米,深度不详,水自洞内流出,汇入浅池,常年不竭,丰水期水大如河滚滚流向锦绣川,村民用水管引入山下水池用于饮用个农田灌溉。据当地老人讲,泉下峪沟叫“毛家峪”,是当年居住在邱家村的两广总督毛鸿宾耕作、休闲之处。

位于章丘区曹范街道三王峪小北头村南沟。类型为冷泉,年均水温2摄氏度。最高水位148毫米,最低水位90毫米。泉边原有石屋,后建方塘蓄此泉水。此地称“水泉石屋”。

位于章丘区普集街道水泉庄西冲沟,茶叶山南麓。类型为冷泉,年均水温4摄氏度。最高水位1100毫米,最低水位1100毫米。泉水自石英砂岩裂隙出,水量丰沛。有泉池两处,水清见底,汇流成溪。建有蓄水方塘。泉上游流域广,无村居。山间绿树成荫,环境幽静,令人心旷神怡。泉旁山崖亦有多处涌泉,旺季喷涌。崖上草木繁茂,松柏滴翠。附近有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公交停靠点。

位于柳埠街道水泉村,因泉多水盛而得名。村以泉名。该村夹河坐落,村中架大小石桥10余座,盛水期,四处皆泉。主泉在村中泉子崖下,出露形态为涌状,常年喷涌。泉池石砌方形,长宽各0.7米。泉边建一方形蓄水池,容量500立方米。泉南依陡壁悬崖,崖高30余米,崖壁翠柏悬生。泉水清澈甘甜,是居民主要饮用水源。水泉村南还有两泉。其中一泉泉池为方形,石砌,长宽各15米,用于农业灌溉。另一泉泉池为井形,石砌,直径1.1米,为居民饮用水源。

水泉位于历城区柳埠街道水泉村。该村夹河坐落,村中架大小石桥10余座,雨季,四处皆泉,因泉多水而得名。主泉在村中泉子崖下。此崖伟岸陡峭,高30余米,崖壁翠柏悬生。该泉长年喷涌。池水碧透,盛水季节漫溢。水质清澈甘甜,南依陡壁悬崖,北邻村中小溪,泉边建一方形蓄水池,容量500立方米。

630 631 632 633 634